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报刊轶事 - 乱世的心灵慰藉:巅峰时期的京剧

京剧,是中国形成最晚的国粹,也是旧中国受众最多的国粹之一。京剧并非北京地方剧种,而是由徽剧、昆曲、汉调、秦腔等多种曲艺融会而成,可谓集中国戏曲之大成。京剧孕育于乾隆时期,道光、咸丰时期正式成型。光绪年间,由于慈禧等清宫贵族的喜爱,京剧逐渐成熟,并走向全国。民国直到50.60年代,京剧步入了它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表演名家辈出,宛如天上繁星。说起京剧,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的各种唱腔,当真是抑扬顿挫、宛转悠扬,可称得上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京剧形成于乱世烽火当中, 广大的受众群也使京剧成为了动荡时局中的心灵慰藉品。今天还有很多老人,兴致来了,时不时还会来上几句。“京剧”出自《申报》1876年03月02日2版《图绘伶伦》一文,今天我们就以《申报》报导的京剧名家在上海的表演情况来一窥京剧盛事。

 
快马长枪一骑绝尘——杨小楼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

他的表演特点是嗓音清脆洪亮,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武打步法准确灵敏,无空招废式,更能恰当贴切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着力体现意境,追求神似,也即“武戏文唱”的杨派特点。”

1912年7月19日,杨小楼赴沪大舞台演出,当时《申报》曾刊称杨为"天下欢迎独一无二之著名武生"。
  1912年08月08日《申报》9版发表了一篇《武老生之正宗》的短评,称:
  武老生者,须善唱功而兼通武艺者也……如今之沈韵秋、杨小楼、俞菊生等均以正宗武老生名于时者

也。  
  并在8版登有一个醒目的广告:大舞台,六月二十六夜准演,杨小楼,大溪皇庄,大破八门金锁阵。
  1922年5月底,杨小楼应邀赴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05月27日《申报》14版《天蟾舞台昨晚宴客》一文:
  天蟾舞台、现已聘请梅兰芳、杨小楼、王凤卿联袂由京抵沪,係由该台台主许少卿亲自北上聘就南来……
  此次南行众星璀璨,杨、梅除各自演出了拿手剧目外,并在沪首次演出了《霸王别姬》,轰动大上海。05月30日《申报》17版发表《梅讯》称:  
  畹华、小楼今春在京扮演《霸王别姬》万人空巷,比至海上,盛况更当十倍王城也。
  1931年元月,杨小楼应上海荣记大舞台聘请,再度赴沪演出,时已53岁。1月18日《申报》19版刊登了一篇《杨小楼到沪访问记》的访谈文章:
  杨小楼、新艳秋等於十四日下午到沪,余闻讯亟访小楼於大中华饭店。小楼风采如旧,惟两颊稍现风尘之色。
  此后,《申报》连续登出多篇戏评,皆盛赞杨小楼。1月28日《申报》11版发表《美具难并之盗御马》称:  
  武生泰斗杨小楼,挟其十载睽别之锐气,已於二十三晚以《盗御马》剧与沪人相见於大舞台上。小楼为武生全材。念白之脆劲,神态之俊逸,表做之入化,扮相之英武, 世无其匹。尤以体格之魁梧,嗓音之洪亮,为任何人所难及。此剧为其生平得意杰作,久已南北同钦,适值金少山之窦二敦,亦夙为观众所叹服,故世人皆认为若得二伶合演,斯 真美具难并之佳剧也。
  1月31日《申报》11版发表《大舞台三夕记》剧评称:
  杨小楼、马连良、新艳秋同时演艺於大舞台,如此好戏机不可失,乃连观三夕……观小楼《连环套》、《八大锤》、《安天会》三剧,三种性质、三种表情、三种打法、 三种步法,而小楼演之,并皆入妙,真全才也。
 
声、情、美、永——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男,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 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1922年,程砚秋首度赴上海演出即引起轰动,10月30日《申报》17版刊登了《观艳杂谈(附图片)》一文:”

程玉霜以簪缨世泽献技舞台,秀外慧中其禀赋已不同于凡俗,况经畹华为之指点,颦笑举止各如分际……
  ……做工重在神色,神色之流露者眉痕。玉霜眉如远山,极幽妩之长,颦时偶浅展,轻施无不奇艳……

  1930年,程砚秋再赴上海开演,此时他风华正茂,开创“程派”艺术,10月04日《申报》17版《海上秋声》一文评价说:
  青衣花衫泰斗程艳秋,艺术高超,蔚成宗派,尚侠知义,国人皆称曰贤。此次应荣记大舞台之聘,九度来申,尽演拿手好戏,以慰沪上云霓之望。
  艳秋于《碧玉簪》中自饰张玉贞,艳丽之中,具备幽、闲、贞、静四字。洞房一场种种设想,如抽丝剥茧,波澜迭出。其惊疑羞怯怨嗔怜爱之神态,俄顷变异。至其在姑 前之茹苦,在母前之遮掩,在夫前之含嗔,在婢前之矜重,无美不具,允称表情圣手……
  1938年,程砚秋第七次赴上海表演,此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走向个人艺术最高峰。11月01日《申报》14版《程砚秋登台第一声》说:
  ……程砚秋之玉堂春,新腔百出,自成一家,西皮慢板固佳,而原板二六流水,尤多好腔。砚秋之长处,在嗓音虽走细弱,而守眼十分清晰……
  同日15版的《程之艺术》一文则点出:
  砚秋之成名,或谓得力於罗瘿公之力捧,实则不然,砚秋之成名,其思想居首,艺术次之。当其远征域外之时,于国外之戏组织,及剧本意识,深致研究,于是得悲剧之秘。归国以后复致力于其剧本只整理,于是蒸蒸,获程派盟主之地位。至其艺术,嗓音唱腔,皆就其天赋之本能,以发挥之,虽学之者众,而能得其秘者,百不一见。玉霜之艺术 ,果真难学乎?非也,学者削足就履,未知砚秋之所长耳。
 
京剧绝巅,泰山北斗——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 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世称“梅派”。

1913年10月,梅兰芳接受上海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10月28日《申报》13版《剧谈》这样评论他:”

梅兰芳之青衫亦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 聽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物隙地矣。

  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 的“梅派”。
  《申报》当时出了一个类似专栏的《梅讯》,共有数百篇文章,专门介绍梅兰芳的踪迹、演出等内容,由此可看出他的巨大影响。
  1920年04月20日《申报》14版《梅讯(六)》消息:
  二十九夜,演嫦娥奔月,友人戏调浣溪沙一解曰:咫尺天涯望玉宫,五云佳气压仙蓬,松亭神箭太匆匆,酿酒情怀人独倦,折花心绪易偏慵,青天碧海露华浓。嫦娥奔月 自畹华演后,海上男女剧场莫不效颦。其唱词纵不多而精绝,可与散花并传,特录之,此后再演,可按图而索骥也。  
  1922年07月04日《申报》18版《梅讯(二十九)》消息: 畹华定於本夕出演瑶台,瑶台为《南柯梦》中一折词藻,音节之美久已脍炙人口,畹华得名师指授,更有绝妙身段,梁州第七之载舞载歌,真如一朵红云……
  最近时装有绝妙之妆……畹华新自某处见即召发工如法制发且已觅得此类摄影为模型矣。
  抗战爆发后,梅兰芳蓄须明志,闭口不唱京剧,一度卖画为生,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重新开唱。  
  1946年12月05日《申报》5版《梅讯》消息:
  梅畹华博士文武崑乱不挡,能戏不下百馀出,编有私房本戏甚多。凡剑舞,带舞,羽舞,袖舞等,以及服装,道具,悉属别出心裁,融新旧于一炉,为且行开新园地。胜 利后迭次公演,所漏戏码以各界热烈要求莫不重复演出,致有许多好戏未获尽量表演,引为憾事。兹应观众一再要求,决再漏演早年杰作前后部《西施》,沪儒士女当以一观为快 。
  “西施”毋庸多为介绍,为一极富意义之国剧,梅氏所为翩舞,即可见诸于前部西施。后部中独步虚廊,泛隐西湖等精彩项目,凡西皮、二黄、南梆子、二六,无不各尽 其妙,唱功繁重,充满幽怨、忠愤之气,尤为是剧精神之独特所在。馆娃宫内羽舞时,配以胡琴曲牌“哪吒令”,警口不凡,允称空前杰作。又梅剧卖座始终不衰,应各界一致挽 留,闻已允将演期延长甘日,至月底始行停锣云。
  《申报》对戏剧的报导在创刊不久即已开始,后来更出现了大幅戏剧广告、评论,甚至有专版和连续报导,若需要更多资料,请查阅华文库。

版权所有: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我公司保留所有文章所有权利,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