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known newspapermen- Yangqi
Yangqi
杨奇,(1922年-至今),著名报人,广东中山人,在新闻界摸爬滚打60年的著名报人。他纵横粤港两地多年,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以来,先后担任过7家报纸的领导职务;既办过油印小报,又办过彩印大报;既在资本主义社会办报,又在社会主义社会办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香港创办《正报》,后任《华商报》董事经理、代总编辑。1947年初协助乔冠华创办新华社香港分社。1949年10月,参与筹办《南方日报》,任《南方日报》副社长、总编辑。1957年与报人黄文俞等一起创办《羊城晚报》,并任总编辑。“文革”后曾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香港新华社宣传部部长、秘书长,后任香港《大公报》社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香港创办《正报》。1947年初协助乔冠华创办新华社香港分社,后任《华商报》董事经理、代总编辑。1949年10月,参与筹办《南方日报》,任
《南方日报》副社长,曾兼总编辑。
在抗日战争时期,杨奇曾手拿一份汉奸报做掩护,穿过日军岗哨,坐火车到香港筹款买办报纸张;建国初期,他被扣上“贪污”的帽子,但他忍辱负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香港创办《正报》。1947年初协助乔冠华创办新华社香港分社,后任《华商报》董事经理、代总编辑。1949年10月,参与筹办《南方日报》,任《南方日报》副社长,曾兼总编辑。
1957 年参与创办《羊城晚报》,杨奇主持《羊城晚报》工作长达9年。《羊城晚报》从创刊起,有两大副刊是全国报纸没有的,一为文学副刊《花地》,一为综合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晚会》,此外还有体育栏,以及一个表扬好人好事的“五层楼下”,虽然每次短小几十字,却微言大义,表扬之余,敢于批评。杨奇说:“我们的记者不要机关化,不要秘书型,要深入接触社会,要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写出好的新闻稿来。”他还说,“《羊城晚报》是在反右派斗争高潮中诞生的,我们不仅摸着石头过河,而且提着脑袋办报,这不是怕掉脑袋,而是怕受批判。”
《羊城晚报》在创办之初便达成共识:要敢于冲破苏联办报的桎梏;要敢于摆脱党委机关报的办报模式;要敢于吸收我国报纸力求满足读者需要的优良传统。杨奇说,《羊城晚报》一般不刊登纯业务性的文稿,不刊登会议发言和工作报告,不重复日报刊登过的东西。而是通过报道客观实际中丰富多彩的事实,通过解释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帮助广大群众改变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
《羊城晚报》从创办之初,便有别于党委机关报,而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办报。但“文革”期间惨遭关闭,全国仅此一家,被“四人帮”污蔑为“放毒造谣的报纸”。 杨奇也在“文革”时被打倒。
1978年杨奇出任中央驻香港代表机构——香港新华社宣传部部长、秘书长,后任香港《大公报》社长,为香港过渡期作出卓越贡献。2007年8月,获中央驻港联络办颁发“特别荣誉纪念证章”。(主要来源于百度百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