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T-唐振常

唐振常(1922—2002年),男,四川成都人。194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1945-1946年,他在地下党(四川省委)领导的成都《华西晚报》工作,曾加入民盟。

大学毕业后,唐振常即进入《大公报》工作,先后在上海、香港和天津三地报社工作过。1946年6月至1948年10月在上海《大公报》工作。

1946年10月4日,上海各界假座天蟾舞台举行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唐振常写了长篇报道,会场政治斗争的气息跃然纸上。还加写了几条花絮,所谓花絮,多以事实明指特务捣乱。报道与花絮一字不易,全文刊出,在当时起了好的作用。

1947年4月,唐振常参加上海记者团赴苏北采访。返沪后,唐振常从此行对记者的防范和控制写起,漫记苏北各地状况,写了民生困难,百业萧条,写了国民党的压榨,在战场上则连遭惨败。其中心阐明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得人心,主题归结为“青纱帐起,新四军一定会回来!”文章颇受人注意,王芸生先生且据此写一反内战社评。

1948年10月,唐振常被国民党被列入黑名单,不得不急速离沪,去香港大公报工作。1948年10月至1949年6月在香港《大公报》工作,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初,海运开通,唐振常与大公报同事多人即乘盛京轮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唐振常被任命为大公报社采访副主任,当时各机关多封锁新闻,对大公报尤甚,还不时发生压制新闻报道的事。有记者写了一些纱厂对女工实行搜身制的报道,发表后,纺织工会打来电话,盛气凌人,声称事实不对。唐振常去纺织工会面谈,不欢而散。后由总工会秘书长陈公琪出面,由唐振常和纺织工会负责人谈判,事实证明报道是确实的,只是个别细节有出入。协议报纸发表对有出入之处的更正,纺织工会亦在报上写一检讨。唐振常写了更正,而纺织工会则违背协议,拒不写出检讨。为此,唐振常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府新闻处长姚溱讲了此事。不久,开展了在报纸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运动,陈毅市长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把这件事作为压制批评的典型之一公开于众,此后纺织工会才在报纸上发表公开检讨。

1951年,唐振常担任大公报采访主任,1953年1月1日,上海大公报和天津进步日报同时停刊,改用大公报名称在天津出版,唐振常和上海大公报编辑部人员也迁往天津。后来,天津大公报转向财经,唐振常对此毫无兴趣。1953年5月初,唐振常调往中央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从此离开了大公报。

1953年-1956年,唐振常在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剧,1956年随创作所并入上海电影厂。

195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966年,在上海《文汇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

文革开始后被下放,1975年-1977年到上海戏剧学院工作,1977年8月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上海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顾问。2002年1月27日逝世。

唐先生长期供职于《大公报》、《文汇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数十年笔耕不辍,除众多高质量的新闻及评论作品外,出版学术专著及各类文集众多,如《章太炎吴虞论集》、《蔡元培传》、《川上集》、《饔飧集》、《识史集》、《近代上海探索录》及《唐振常散文》等,还写过电影文学剧本《球场风波》、《日月光华》、《光明大道》等。其思想、学理、观念、文采,俱臻胜境,令人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