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H-柯灵

柯灵,(1909年—2000年),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

柯灵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1924年他到小学当老师,1928年在浔阳当小学校长。曾在《越铎日报》发表散文,后向上海《儿童世界》等杂志投稿,被誉为少年才子。

1931年来到上海,先后在明星、联华影片公司任厂务秘书、宣传主任,金星影片公司编剧部主任,文化影片公司编剧,主编《明星半月刊》,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杂文。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民族呼声》等刊物,刊载了史沫特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红军在前进》,杂文《暴力的背后》,宣传抗战,《世纪风》鲜明的政治立场,使之成为孤岛上海一座文学堡垒,团结了进步作家,受到日伪的胁迫,因此于1939年5月被迫停刊。

上海沦陷期间,柯灵编辑《万象》杂志,刊物具有很浓的文学色彩,后来崛起于上海文坛的女作家张爱玲就有多篇小说在《万象》发表。1944年及1945年夏,柯灵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经营救脱险,撤到后方。

抗战胜利后,柯灵回到上海,任《文汇报》主笔,主编《读者的话》,帮助读者解决了不少问题,又兼编《新民晚报》副刊《十字街头》,同时参与创办政治性期刊《周刊》。在此期间,柯灵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后被选为中央常委。

1948年,他出走香港,参与创刊香港《文汇报》,1949年4月到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历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上海电影》、《大众电影》主编等职,从1954年起,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

文革后,柯灵继续从事政协工作,他对我国新闻事业仍非常关注,认为新闻工作的最根本出路在于法制化,什么时候新闻工作者真正做到对法律负责,而不是对某个组织、领导人负责,英雄就有了用武之地。

晚年他笔耕不辍,出版了《柯灵散文选》、《柯灵六十年文选》、《长相思》、《香雪海》等,90年代他开始收集资料执笔撰他最后一部小说《上海百年》,惜未完成。

2000年6月19日柯灵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