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1899~1935年),原名懋森,名双、霜、爽,江苏常州人。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09年春考入常州府中学堂预科读书,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开始接触新思潮。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与郑振铎、瞿世英、耿济之、许地山合办《新社会》旬刊,出版至第二年19期后被查封。
1920年8月5日又与郑振铎、耿济之创办《人道》月刊,开始倾向社会主义,并参加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16日,应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之聘,与俞颂华、李宗武以特派记者身份去苏俄采访。他们是中国派往苏俄的第一批记者,采写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和以《共产主义人间化》为题,作了长达27天的专题报道,最早向中国人民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真实情况。
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过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两次见到列宁。1923年1月回国,主编《新青年》季刊,同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三大”选为中央委员,主编《前锋》月刊,同时任《向导》周报与《新青年》编辑,从事马列主义理论宣传,介绍国际革命运动的经验。他还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主编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该报共出24期,瞿秋白为它写了20篇社论,指导群众对帝国主义开展斗争,宣传强调“联合”和号召“工商学”必须一致坚持,非达目的不止,反对“软弱的让步”,要敢于面对卖国政府进行斗争。
1927年3月中共中央由上海迁武汉,他主持党的宣传工作,主编最后八期的《向导》周报。同年8月7日,主持召开党中央紧急会议,结束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的统治。后返上海以党中央书记的身份一度主编中央理论刊物《布尔塞维克》。1928年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
1931~1932年,他参加并指导了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被王明左倾路线排除出中央政治局。随后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1月到瑞金,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教育人民委员,曾任《红色中华》社长兼主编。红军主力长征时,他因病被留在江西根据地。
1935年2月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就义。遗著编为《海上述林》、《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