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D-杜导正

杜导正(1923~至今),原名杜毓芷,山西定襄人。原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现任《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繁峙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之后,在雁北地区工作了将近7年。1944年9月,到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抗战胜利后,杜导正被分配到新华社北平平郊支社,任采访科长,从此开始了记者生涯。在解放战争中,他又担任了《晋察冀日报》的记者、编辑、随军记者,在战地采访中写下了不少战地通讯,有些人物报道在晋察冀一带产生了一定影响。

建国后,杜导正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工作,稍后到新华社河北分社担任社长。1951年,《华北人民》创刊,杜导正主编。在此期间,杜导正创造和发展了“问答”这种宣传形式,普及各种科技文化常识,如《互助合作政策问答》、《婚姻法问答》,他还注意到图片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杜导正主持期间,该杂志发行量由8万份上升到42万份。

1954年9月,他带职到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杜老曾说,在他的一生中,在马列学院这段时间中,读书最为系统、全面,新闻理论、新闻技巧,全学。1956年9月,他从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广东分社任社长。

1959年4月,他给新华总社副社长缪海写信,报告农村缺粮的真实情况-《记者的调查研究》长文,先在《新闻业务》刊上发表,后被多家书刊转载。因此,1960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到暨南大学,筹办新闻专业。几个月后,他又被下放到新会县农村,劳动了六个月,后调到县里写《人民公社史》。

1961年7月,杜导正被摘掉帽子,回到暨南大学开课执教。1962年2月底,杜导正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的职务。经过了“反右倾”的挫折,杜导正似乎胆子小了,实际上是独立思考增多了。面对中国农村那么困难的形势,他赞成邓小平、陈云、邓子恢等同志的主张,很同意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借地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甚至单干等。

1978年11月,参加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周鸿书,在拿回的会议报道中有一段肯定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的话。杜导正当时任国内部主任,看到这个报道稿后,觉得对有关天安门事件的这段话淹没在三四千字的大报道里,不突出,应该突出报道,这样就可以冲破“两个凡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所设置的禁区,商量后,向穆青同志汇报,他表示赞成。于是写了一篇电讯,全国都以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条消息。在当时中央对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说法,新华社这样做,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

1982年至1987年,杜导正任《光明日报》总编辑。那五年《光明日报》的报导,一是一,二是二,事实准确,歌颂有度,读者是信服的,已经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对党政领导中有关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漏洞、错误的揭发与批评报道,《光明日报》也做了有声有色的积极报道、连续报道。杜导正还鼓励记者采写了大量只供领导机关参考,不公开发表的内部材料、内部信件。他鼓励记者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看到听到的真实情况,大胆发到报社,在报刊内部刊物上发表。有些文章,报社作为手抄件,报告了中央和有关部门。

198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杜导正被任命为第一任署长。1989年6月,杜导正被免去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的职务,他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

1990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并要出版一份杂志。萧克亲自点名,让杜导正担任社长。这本杂志在1991年7月创刊,取名《炎黄春秋》,至今仍任该杂志社社长。

著有《是与非——对我漫长记者生涯的反思》,主编《初探日本》、《张学良》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