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M-孟秋江

孟秋江(1910~1967年),原名孟可权,1910年4月生,常州北门人,中国著名新闻记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35年冬,孟秋江和范长江在西北地区采访,发表大量旅行通讯。1936年夏天,孟秋江整理了考察西北的全部旅行通讯,和范长江合作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1936年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绥远战役爆发,曾以上海《新闻报》(中国)记者名义,奔赴绥远前线采访。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大公报》记者,参加南口、平型关、徐州、中条山等战役的报道,所写《南口迂回线上》、《烽火潼关》、《大战平型关》、《晋东鏖战记》等许多战地通讯,提供了不少有关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第一手材料,给读者以很大激励。孟秋江在《大战平型关》的通讯中提出的“记者的道德,即尊重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就是根据事实说实话的一个原则”。

1937年冬,孟秋江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访问毛泽东,把与毛泽东的谈话发了专电,向国内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对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和树立持久战的信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记协前身)在上海成立,孟秋江参与创办。

1938年,改任《新华日报》记者。同年10月,与范长江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国际新闻社,并负责该社桂林总社、香港分社的日常工作。

1939年5月,范长江离开桂林到重庆,孟秋江作为代社长主持桂林“国新社”的工作。1940年,孟秋江领导社员们宣传抗日、宣传团结、宣传民主。在抗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时,及时把大批经过专门培养的优秀青年记者输送到前线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去开展新闻工作。

皖南事变后,孟秋江依靠中国共产党和李济深的帮助,一面坚持对外发稿,一面暗中分批把“国新社”社员和文化界、新闻界爱国人士安全送达重庆和香港,并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做好身份掩护,自己最后一个离开桂林到达香港。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5月,孟秋江到上海,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 任《文汇报》采访主任,深入工厂、学校,进行反内战反迫害的宣传。1946年初,任《文萃》总经理,和黎澍、王坪、黄立文、计惜英等五人组成理事会,《文萃》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形成了强有力的作者队伍,经常撰稿的人有郭沫若、茅盾、马叙伦、吴晗、田汉、宦乡、许广平、姚溱、胡绳、李南山等。47年7月,《文萃》被国民党捣毁,陈子涛、骆何民、吴承德被抓(后三人被杀害于南京,史称“文萃三烈士”),孟秋江被通缉,流浪街头,9月,经上海地下党组织营救,与温崇实同船到达香港,继续负责“国新社”的工作。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周总理指示孟秋江和杨刚随部队进入天津,接管《大公报》,改组为《进步日报》,孟秋江任《进步日报》经理。历任《大公报》副社长、中国新闻社理事、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

1962年,孟秋江担任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同时接过原来由廖承志领导的香港《循环日报》。在香港,孟秋江按党中央的指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开展国际新闻、统战工作,主动积极地团结香港各阶层的力量,争取各国和各地区认同和支持中国对香港的政策。

孟秋江不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民进”、“民盟”的筹备、创立和发展,对北平和平解放,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7年3月16日,孟秋江在北京遭受“四人帮”迫害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