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Z-张高峰

张高峰(1918年12月22日~1989年4月6日),原名张之俊,近代爱国人士,著名记者,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汉族。

张高峰幼年丧父,13岁便只身到天津求学,1933年转到天津河北中学(后改名民德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又转到北站外天津水产专科学校。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天津、北平读完了初、高中。

1933年,日寇进犯华北。当时的热河省主席、军阀汤玉麟不战而退。正在天津读初中的张高峰激于义愤,撰文《可杀的汤玉麟》,发表于天津《中南报》。这是他生平第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而且直接抨击时政,为百姓疾呼。之后转到北平求学,课余便到一家通讯社勤工俭学,刻写钢板贴补生活的同时,学习跑采访、写稿件。他写的一篇讽斥当时冀东伪政权汉奸部队的文章,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幸得乡绅转圜才保住性命,那年他才15.6岁。

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沦陷。张高峰不甘做亡国奴,泪别故乡亲人,投笔从戎,南下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抗敌宣传队,1938年2月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采写战地通讯,文笔犀利,作品均发表于邹韬奋在汉口主编的《抗战》三日刊。后转赴长沙,加入“国际新闻社”工作。翌年,兼任中国共产党邵阳《观察日报》特约记者。他的采访足迹遍及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各省,还曾北渡黄河到晋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采访。除采写新闻通讯外,还创作了新体诗《儿童哨》、《狂流》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

1940年考入武汉大学政治系读书,同时兼任《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并参加“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校期间,主编《新闻部队》壁报,从事各种进步活动,后被勒令退学。

1942年12月张高峰任《大公报》战地记者,赴河南采访。1943年2月《大公报》发表了他采写的通讯稿《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揭露河南遭受“水、旱、蝗、汤(恩伯)”四灾的悲惨情景。触怒蒋介石,罚《大公报》停刊3日。并以“共产党首领”的罪名将其逮捕,关押数月。事后化名张大雷写成《我是怎样被捕的》一文,发表于《新华日报》。

1944年秋张高峰再入武汉大学读书,兼《大公报》通讯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重庆任《大公报》记者,负责外交、财政新闻采访。1946年后调任《大公报》驻天津、北平、沈阳特派记者,驻东北特派员。他采写多篇通讯报道,以反对内战,反美援蒋为主线,为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敲响丧钟。1948年重庆《大公报》连续发表张高峰的3篇通讯:《严寒东北》、《干枯东北》、《跌在槽房里》。

1949年后,张高峰先后任《大公报》商业组组长、天津记者组组长、华北记者站负责人。后因“左”风泛滥,他被下放到黑龙江安达市,改做商业工作。1963年调回天津,在市工商联编写工商史料。“文革”中又被遣送东郊区“五七”干校劳动,后转农村插队。

1978年落实政策,调到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从事文史资料的征集和编写工作。曾主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近代人物录》、《化工先导范旭东》等书。历任天津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宁河县及芦台镇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顾问,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张高峰晚年体弱多病,仍坚持写作,在海内外发表文章约30万字,晚年撰写的大量回忆文字,一是靠他当记者的采访经历和善于积累资料,再是他有过人的记忆力。1988年他曾为《天津画报》创刊号写了一篇关于劝业场一带的历史变迁,题为《郊野·梨栈·劝业场》,竟成最后遗作。1989年4月6日病逝于天津,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