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Z-张季鸾

张季鸾,(1888年—1941年),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祖籍陕西榆林,出生于山东邹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他的独到之处。

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他业余主编陕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排满革命。1911 年春,张季鸾学成归国,应于右任之邀,出任《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张季鸾及时向《民立报》拍发新闻电,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就职情况。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拍发新闻专电。因反袁世凯被捕。出狱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

1916年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但当时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闻行业的外在环境甚为恶劣,其间曾两度从政,两番入狱。

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接办已经停刊的天津《大公报》,成立为“新记”《大公报》。张季鸾任总编辑(时称“主笔”)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他如鱼得水,他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并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成就了百年中国最成功的报纸——“新记”《大公报》, 以及它的灵魂——最杰出的报人张季鸾。《大公报》很快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成为新闻行业的一面旗帜,。三位老友风云际会,情投意合,决定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张季鸾的政治立场和倾向十分鲜明,他对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压制言论自由的新闻制度,进行过坚持不懈的英勇斗争。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1930年早春,蒋介石连续三次围剿红军,《大公报》在追踪报道中,不乏肯定红军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要求各个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共匪”,只有《大公报》从未服从这个命令。1935年,在国民党一片“剿匪”声中,《大公报》就发表了范长江采访延安的稿子,报道了陕北的真相。不仅如此,《大公报》还派曹谷冰踏上去苏联采访的远途,曹谷冰也就成了中苏恢复外交前后第一位连续报道苏联建设成就的中国记者。

1941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身后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