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青苹果官网  |   关于我们  |  已订购用户

知名报人Well-known journalist

更多>>  

L-刘少少

刘少少(1870~1929),原名鼐和,字少珊,湖南善化人。有报界“怪杰”之称。刘少少年少时家中贫困,住在岳麓书院的院舍中,曾跟随提督方有升参加援越之战,战后刘少少依然住在岳麓书院中,敝衣破履,扃室读书,为文时有新思,迥绝意表。维新变法时,得到学使徐仁铸的赏识。

1905年,刘少少赴日留学,主攻法政。1906年,刘少少帮助杨度在日本创办了《中国新报》并在报刊上撰写文章,他时常论政家苦乐,赞许当时的日本首相坂垣退助,坂垣退助因此接见刘少少,刘少少由此名声大振。

1909年,刘少少回国后担任北京《帝国日报》的编辑工作,以“少少”为笔名,取义于“少年中国之少年”,他撰写政论,鼓吹宪政,他的文采卓绝,无人不知,在中国的新闻界开始崭露头角。1911年,刘少少在武昌起义后回到家乡湖南,在《湖南新报》做编辑,并和和杨怀中、徐特立等知名人士创办、主编杂志《共言》。

袁世凯当政后,开始专制统治,复辟帝制,刘少少著万言书,斥责袁世凯的恶行,称其“内欺清室,外逛民党,卑劣非人。”1915年,袁世凯欲称帝,1915年袁世凯欲称帝,杨度等组织筹安会,杨度借袁世凯之名任命刘少少为咨议,每月支俸千元。刘少少谢绝这种不明不白之钱,逃往天津,并著文攻击杨度说:“吾誓不与乱臣贼子为伍。”与杨度绝交,后又著《袁世凯论》,斥责袁世凯为曹操、王莽之流,一时各报争相刊载,刘少少之名达于舆论顶峰。

1918年,北大校长蔡元培亦曾请刘少少前临研究所,讲授老庄之学。1929年,刘少少在北京病逝,年59岁,贫困而无以为葬。今所存资料及照片稀少,可见的仅一张模糊的民国时期长沙市新闻记者联合会第二届执监委合照中有他,但难以分辨。

刘少少长于评论,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文庄谐杂出,时杂日语,但务出己意,不阿时论,对于社会百态描写极佳。李肖聃曾为刘少少作传。李肖聃说:刘少少名盛时,所著文章,日本杂报,多相转述,其袁世凯论,国民党人为刊数万纸,广发津京间,袁令警吏密捕,赖杨度力解得免。平居独喜自负,尝语士友,吾精思著文,精究道要,尝屈伏海西学者。而最后竟以穷死,所欲著书,多未成,其文之存者,又无人搜求,终至散落。